周业安教授做客管理与经济学院科研素质提升系列讲座,畅谈中文论文的写作
作者: 编辑:管理与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04 点击:


20201031日上午,管理与经济学院“科研素质提升系列讲座”第二次开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周业安教授应邀带来题为“中文论文的写作”的精彩讲授。讲座由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张纯主持,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通过线上方式聆听参与。

进入主题之前,周业安教授首先指出写论文和写文章是有区别的,很多人认为自己文字表达能力较好,但却写不来论文。这是因为写文章是表达情感,往往是有感而发,由心及笔。而论文需要展示对问题的论证推断,因此论文的写作需要训练。并且,随着从事经济管理类研究人员的数量增多,人才国际化流动带来的国内经济管理类研究水平与海外逐渐接轨,经济管理类的研究质量也水涨船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进行严密的论文写作训练。

同时,周业安教授也鼓励同学们,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流动是没有界限的,只要自己愿意主动去交流和学习,是可以充分享受国内不断提升的研究水准和研究环境带来的积极溢出效应的。

开始正式的主题后,周业安教授从发现一个好问题,研究的实现,研究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文论文的写作,投稿与审稿,悲剧的论文之常见问题这六个部分依次递进,介绍了一篇好论文的面世过程。

首先,周业安教授将前两个部分对应为学术研究的两个方面: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他认为这两者同等重要,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且经过了严密论证推断后的结论才能够称之为思想。

研究什么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它有三个常规途径:从文献阅读中发现问题,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从与人交流中发现问题。而什么是好问题,可以从有趣即激发人们讨论的兴趣,有层次即问题的深度,有新意即新的问题或者旧问题新论证,这三个维度来进行判断。

周业安教授以“广告都是忽悠吗”为例展示了什么是好问题。早期的经济学家如Nelson (1974), Kihlstrom and Riordan (1984)认为“广告能作为产品质量的信号”,而今年,Sahni又旧壶装新酒,使用餐馆搜索引擎Zomato进行实地实验,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分组处理,巧妙论证了广告的确具有传递市场信号作用的结论。

而怎么研究其实就是论证问题。它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受过良好的训练和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周业安教授以自己与左聪颖、袁晓燕两位学生共同完成的《偏好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实验经济学的视角》为例,展示了与前文中实地实验不同的实验室实验如何进行。测度了风险偏好、公平偏好、利他偏好、互惠偏好四个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优势不平等和互惠偏好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在第三部分:研究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周业安教授首先向大家推荐了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作为讲中国故事的范本。并且以自己与杨晓兰教授合作完成的《政府效率、社会决策机制和再分配偏好——基于中国被试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为例,展示了以中国为背景下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得出了随机选择社会决策者和民主集中制较之多数原则更能激发个体更高的再分配偏好,政府效率的提高也会相应带来个体再分配偏好的提高,并且个体再分配偏好强烈依赖于个体收入所处的等级的结论。

在第四部分:研究完成后,如何写好一篇论文中,周业安教授详细介绍了论文的构成及各个构成部分应囊括的主要内容。在摘要中,以最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清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在正文中,需要以严密的逻辑推论完成导言(研究背景,研究意图,研究目标)、相关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常见的工具包括使用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研究、调查研究、管理学和社会学常常使用的案例研究、近几十年兴起的实验研究等)、研究结果、结论等各个部分。在参考文献中,格式规范地列出本文的参考文献。

在第五部分:投稿与审稿中,周业安教授介绍了论文写好后,应该如何选择刊物进行投稿?首先从两个刊物目录: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目录,和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期刊进行选择。其次要了解投稿的程序:投稿到期刊后,会首先经历大约一个月的编辑部初审,通过编辑部初审后,进入匿审环节,通常会由两个审稿人进行匿审,匿审通常进行三次以上,反复磨合修改。投稿到录用刊发,甚至可能耗时长达一两年,因此投稿和审稿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除了需要专业和耐心,周业安教授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建议,比如多参加刊物主办的学术论坛,投对侧重点和自己相符合的中文期刊,妥善回复审稿意见,和多加参与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研究。

在讲座最后,周业安教授总结了论文写不好的八个常见原因,给出了论文写作的四个建议,并且一一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在讲座后,师生们在培训群中继续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这类科研素质提升类讲座对于有志于科研的学生和教师都很有意义,收获颇丰,周业安教授始终怀抱着和后浪们开放交流的态度,有着一颗最珍贵年轻的心。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60555 传真:0798-8460777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