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与创新研究活力,持续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罗秋菊教授应邀做客我校高岭讲坛,开展题为《文化遗产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的专题讲座。10月16日下午,罗秋菊教授在新厂校区逸夫楼110教室开讲,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文化盛宴。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由管理与经济学院李海东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罗秋菊教授以 “文化遗产与时尚、日常生活的关联” 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地阐述了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化路径与实践方法。为让抽象的理论更易理解,她精心选取多个跨领域、接地气的典型案例,从广州粤剧打破传统舞台边界的场景创新,到乌仁娜将蒙古传统民歌融入现代音乐创作的艺术突破;从松赞酒店深度挖掘藏文化内涵、实现在地化体验的运营模式,到东郊记忆依托工业遗产打造文化潮流空间的转型实践,再到景德镇 72 道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传承与新生。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罗秋菊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融合的多元路径,让现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脉在现代社会中的鲜活生命力。
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生动的表达风格,罗秋菊教授在讲座中不断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层逻辑,启发大家从更广阔的视角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案例鲜活,不仅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更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了大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转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会展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逸仙优秀学者,宝钢优秀教师,中山大学教学名师,2022-2024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在SSCI及CSSCI等主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2部。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2项,是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咨询项目90余项,服务对象包括国家文旅部、华为技术公司、广交会、珠海航展等。
图文:黄蕾 范雨欣
责任编辑:马炎炎 审稿:宋俊杰 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