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博物馆管理微专业立足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求,响应景德镇建设“千馆之城”的特色发展定位,创新打造适应新时代文博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本微专业突破传统博物馆学框架,深度融合艺术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优势,着重培养具有“陶瓷文化传承+现代博物馆运营”复合能力的专业人才。课程体系聚焦博物馆数字化管理、非遗活态保护、文创产品开发等前沿领域,强化学生在场馆运营、展览策划、教育传播等实践环节的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特色博物馆群建设输送懂文化、善管理、会创新、能营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能够胜任博物馆、艺术馆、艺术机构管理与经营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旨在通过“理论+实践+技术”的融合,塑造既懂艺术品、又懂管理,既能策划展览、又能运营博物馆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博物馆或艺术馆各部门岗位(如策展、教育、行政),或为文化遗产机构、文旅企业、教育部门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具备适应行业变革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博物馆管理微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博物馆学概论、文创产品设计及转化等基础理论;了解公众对博物馆的展览、教育、文创产品传播及体验等需求,培养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助力社会美育普及和文化产业升级。
(二)学生能够从专业角度进行藏品的鉴赏与鉴别,以及会展策划和布置、文创产品转化与传播等。通过实践参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行业实际需求,针对性培养具备现代博物馆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文博机构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持。
(三)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艺术鉴赏、文化创意与销售、藏品展陈、社会教育等课程,培养既懂文化传承又具备现代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博物馆行业的创新发展。
四、招生对象与条件
(一)招生对象:本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全日制本科生。
(二)招生条件:对博物馆运营,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及转化、展会设计、艺术品IP与个人IP运营和艺术品营销等方面感兴趣,且学有余力,学习时间有保障的学生。对所有符合报名条件者择优录取。
(三)计划招生人数:20人/年。
五、学制
2学期
六、教学安排
(一)授课方式:线下独立开班。
(二)授课时间:秋季学期或春季学期的周末或寒暑假。
(三)教学方式: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授课方式。为兼顾历史类、艺术类与管理类、经济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与学习需求,课程采用分模块授课模式:
基础认知模块:本模块围绕博物馆管理基础理论开展教学,主要学习博物馆概论、博物馆管理法律法规、艺术品营销管理等知识,帮助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培养博物馆管理常识和基本理论。
专业技能模块:本模块围绕运营管理等专业领域开展教学,主要聚焦现代博物馆运营、文创设计开发与转化、教育推广与公共项目开发等内容,进行跨学科交流与实践。
综合实战模块:本模块围绕博物馆管理全链路综合实践开展教学,通过与博物馆、艺术馆合作,依托实际项目开展设计、策展、文创、社会服务等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七、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或结业前,修满博物馆管理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且成绩全部合格,将获得由景德镇陶瓷大学颁发的“博物馆管理”微专业毕业证书。
八、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第3周-第5周。
(二)报名方式:个人填写报名申请表提交至指定邮箱。联系人:许老师, 联系电话:15907982923,邮箱:386931255@qq.com。(报名申请表见附件)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开课学期 |
课程 性质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
1 |
《博物馆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Museology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2 |
《文创设计开发与转化》 Design,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Creative Products |
2 |
32 |
8 |
24 |
秋 |
必修 |
3 |
《艺术品营销管理》 Art Marketing Management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4 |
《现代博物馆运营与创新实践案例精讲》 Case Studies on Modern Museum Opera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5 |
《博物馆管理法律法规》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Museum Management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6 |
《教育推广与公共项目开发》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Public Program Development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7 |
《艺术品价值》 Artistic Value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8 |
《博物馆用户体验管理》 Museum Us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
2 |
32 |
16 |
16 |
秋 |
必修 |
合计 |
16 |
256 |
120 |
136 |
— |
— |
十、微专业课程简介
《博物馆学概论》:是一门系统研究博物馆起源、发展、功能及运营管理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其核心内容涵盖博物馆的定义、功能、类型、发展历程、藏品管理、展览策划、社会教育、数字化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掌握博物馆的收藏、展览、教育、研究等核心职能,为相关职业领域,特别是文化管理、文物保护及展览策划等方向提供理论支撑。
《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转化》:学生首先需系统研究国内外成功博物馆商店的运营案例,深入分析其商品遴选策略、采购流程、定价模式与视觉陈列原则,理解文化消费心理与零售空间规划。核心任务是以本馆藏品为核心灵感,通过小组协作方式,自主创意并设计一款具有文化传播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实践过程需涵盖从概念草图绘制、文化内涵挖掘与阐释,到材料选择、成本结构估算、生产流程设计,最终制定包括目标准客群、渠道策略与推广方式在内的完整营销方案,全面提升文化资源转化与市场应用能力。
《艺术品营销管理》:是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系统传授艺术品市场的运营规律与营销策略,培养学生将艺术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的专业能力。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行业规范与商业思维的融合。
《现代博物馆运营与创新实践案例精讲》:本课程聚焦当代博物馆运营的前沿实践,通过一系列代表性案例深度解析,涵盖文化策展、教育项目设计、研学课程开发与商业跨界合作等核心领域。课程将引导学生掌握博物馆创新运营的全流程方法论,学习如何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可持续的教育与商业价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文化资产管理、公共教育服务和文创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文化领域输送具备前瞻视野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博物馆管理法律法规》:本课程秉承依法管理的理念,以《博物馆条例》为主要学习对象,兼有《文物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内容。本课程以案讲法,以辩学法,将博物馆设立、管理、社会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关系和管理难点讲清楚,使同学们做博物馆管理法律法规的明白人、守护者,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教育推广与公共项目开发》:针对特定受众(如儿童、家庭、学校团体及特殊需求人群),学生需基于教育理论与传播策略,设计并实际执行一项结构完整、目标明确的教育活动。执行后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观察记录等方式,系统评估活动在认知、情感与行为层面的效果,并依据反馈进行批判性反思,总结成功经验与改进方向,以提升未来教育项目开发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艺术品价值》:课程专为未来博物馆与艺术市场管理者设计,聚焦艺术品的多维价值评估体系。课程将系统讲授艺术品的经济估值方法、市场行情分析、投资风险评估及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等内容,融合案例分析与实操模拟,帮助学生掌握从会计与金融视角解读艺术品资产的专业能力。无论未来从事博物馆馆藏管理、艺术品交易还是文化资产运营,这门课都将为你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工具,开启艺术与商业交叉领域的新视野。
《博物馆用户体验管理》:本课程将探讨博物馆从“以展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年轻人作为主要受众的参观体验与内在动机。通过服务设计方法,识别出社交者、探索者、成就者和攻击者四种用户画像,详细分析了用户的参观体验,旨在帮助博物馆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细分参观者,从而完善基于不同用户动机的服务设计方案,提升博物馆的公众服务质量。
景德镇陶瓷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2025年9月
- 附件【附件:管理与经济学院微专业报名表.docx】已下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