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鲁教授做客管理与经济学院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畅谈论文研究设计的形成
作者: 编辑:管理与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0-12-02 点击:


20201128上午,管理与经济学院“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第六次开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小鲁教授应邀带来《如何形成论文的研究设计》的精彩报告。讲座由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冰峰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聆听。

本次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刘小鲁教授提出了他对论文研究设计的一些观点。

首先,论文的研究范式分为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刘教授认为,提出问题是关键,问题找的好,对接下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刘教授指出,论文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描述性研究。即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说明;第二类是解释性研究,即对研究对象作出解释性说明;第三是预测性研究,即对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作出预测性说明。其中,解释性研究是当下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例如案例分析就属于其一。

接着,刘小鲁教授指出,论文研究要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刘教授认为,毋庸置疑的是学术界公认的基本理论问题、疑难问题等,再有就是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今年的“新冠疫情”等。总的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对社会实践有较大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提出好的问题?第一,要注重文献积累,它不仅可以帮助你避免重复研究,还能帮你了解理论的发展趋势,检查问题的理论意义,同时开拓你的思路。第二,多观察现实,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第三,刘小鲁教授认为,好的问题必是须经过修正和调整的。

第一部分的结尾,刘小鲁教授提出,在正式进行研究设计之前,还要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提炼理论机制,了解问题的理论与现实背景,提出待检验的猜想。然后提出猜想要点,即提出一个因果关系,要永远记住,创新性是一篇好论文的核心。最后,对猜想进行论证,确定论文的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

第二部分,刘小鲁教授列举了一些研究案例,讨论了他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

第一个例子,是刘教授对于平台两种收费模式的对比——从量税还是从价税?通过文献梳理后,刘教授发现了有三种解释:有利于解决双重加价问题、一种平台的承诺机制、一种有效的价格歧视手段。但是刘教授发现,这些解释,都是基于信息对称的前提下,而现实中往往很难达到信息对称。于是他对研究问题作出修正,改为:在不对称信息下,从价税和从量税哪个更好?并对Bagwell & Riordan的理论模型进行拓展进行进一步研究。

第二个论文研究,是由刘小鲁教授对于平台应该推荐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还是最贵的产品的思考而引发的。文献梳理后,刘教授发现,现有研究假设平台的推荐顺序单一,这显然不现实,于是提出了“为什么电商平台通常会提供多种排序供消费者选择”的问题。提出猜想后,刘教授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失败之处——逻辑过于直白。于是又一次对问题进行修正:引入新的排序将如何影响搜寻效率?

刘小鲁教授讲述两个自身的研究经历,目的就在于告诉我们修正和调整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刘小鲁教授又列举了两个其他人的研究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具体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其一:对长尾效应的经验性检验。Brynjolfsson等研究者选择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女性服装零售店,通过对三种销售方式的对比(电话和邮件、网上订购、线下实体店),发现线上销售相对更为平均,而这三者的唯一区别就是——网上的搜寻成本更低。

其二:用户是否在意自己的隐私?其实验设计分为三步骤。首先是以4494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向他们发放价值100的比特币;其次在注册环节对隐私倾向进行调查,询问是否介意交易被提供方或者政府观测到;最后,询问其中50%研究对象是否愿意无偿提供朋友的e-mail,而另外50%则赠送一个披萨作为奖励。对比实验发现,尽管人们口头宣称在意隐私,但是一个极小的激励就可以让他们泄露朋友的信息。

最后,刘小鲁教授一一解答了线上师生的疑惑,在讲座后,师生们在培训群中继续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这类科研素质提升类的讲座对于有志于科研的学生和教授都很有意义,收获颇丰。同时,刘冰峰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他认为刘小鲁教授的演讲对同学们未来的论文研究很有帮助,也希望同学们能对这些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创新。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60555 传真:0798-8460777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