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最美辅导员|杨怡涵:育梦路上的燃灯者
作者: 编辑:管理与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2 点击: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杨怡涵老师身兼辅导员、组织员和班主任数职,她宛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高度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贴心人。

一、思想铸魂,点亮信仰之光

作为辅导员和学院组织员,杨怡涵深刻认识到思想引领在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她创新构建“党建+学生成长”的育人模式,将红色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学习生活。

借助“学习强国”平台,她以党支部为依托、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让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为师生汲取精神养分的宝库。在日常党日、团日活动中,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的优先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她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党史分享讨论会里,大家踊跃发言,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对党的认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在朗朗书声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党的光辉历程,有效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党情怀。

在党员发展工作方面,杨怡涵严谨细致,建立了“成长档案追踪制”。从入党申请人递交第一份思想汇报开始,她便对其进行全程关注,定期与他们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成长情况。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她都严格把关,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近五年间,她共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87人,发展党员599人,预备党员转正382人。在处理党员档案时,她更是一丝不苟,每份档案都仔细审阅多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毕业时还会为每位党员档案贴上封条,确保档案规范、完整。经她培养发展的学生党员,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学科竞赛的赛场上,都能看到他们积极活跃的身影。她还组织了“一院一品”学生党员讲微党课大赛,鼓励学生从自身视角出发,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党的理论。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学生心间,让党的理论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二、倾心陪伴,助力成长蜕变

担任2022级会计学1、2班班主任期间,杨怡涵始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她巧妙利用班会、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借助“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她的悉心引导下,班级里掀起了一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潮,众多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不少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

班级管理工作中,杨怡涵将班风建设和安全教育视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她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仔细检查卫生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为学生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中,她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杨怡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多次荣获“十佳团日活动”“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极大提升。2022会计的冯卓琳同学,曾经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杨怡涵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她的潜力,不断给予鼓励与支持,引导她参与各种活动,帮助她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当学校举办“最美大学生”评选活动时,杨怡涵老师第一时间鼓励冯卓琳报名参加,并全程给予精心指导。当时,杨怡涵老师正处于怀孕初期,身体时常感到不适,但她不顾自身辛苦,熬夜为冯卓琳修改演讲稿。她逐字逐句地斟酌,反复调整演讲结构,力求将冯卓琳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在杨怡涵老师的帮助下,冯卓琳在评选中脱颖而出,成功荣获校“最美大学生”称号。冯卓琳激动地说:“老师,这半年来,无论是获得国家奖学金、当选最美大学生,还是成为预备党员,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您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没有您,我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取得这些成绩。能在大学里遇到您这样的好老师,是我最大的幸运!”

三、关爱入微,守护特殊群体

杨怡涵对特殊学生群体关怀备至,用爱与耐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于贫困生,她积极提供生活帮助,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勤工俭学机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对于心理有压力的学生,她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耐心倾听和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积极乐观的心态。

曾有一名会计专业的专升本学生,高中时成绩优异,因对首次考取的大学不满意而选择复读。然而,复读期间家庭的重大变故使他患上了抑郁症,高考再次失利后,他来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进入大学后,他立志考研,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大四上学期考研冲刺阶段,巨大的压力让他濒临崩溃,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向杨怡涵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痛苦与迷茫。杨怡涵老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他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在交流中,她耐心倾听,了解到该生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只吃馒头,从早到晚都在学习,长期的压力和内心的恐惧让他不堪重负。

为了帮助该生走出困境,杨怡涵老师迅速采取行动。她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帮助他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他一起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主动与学生的母亲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学生的情况,请求家长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鼓励学生主动与家人沟通,寻求家庭的温暖与力量;还动员班级里与该生关系较好的同学,时刻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帮助和支持。在杨怡涵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下,该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最终,他成功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院校。他感激地说:“是杨老师给了我第二次机会,如果没有她,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她不仅帮我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更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四、挺身而出,践行使命担当

在工作中,杨怡涵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以身作则,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面对突发情况,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022年新生开学报到期间,新生叶小平独自来校后突发急性阑尾炎,被紧急送往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打来电话时,情况十分危急,手术急需监护人签字。杨怡涵接到电话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在与叶小平家长取得联系后,得知家长因路途遥远无法及时赶到。在这紧急时刻,杨怡涵果断地说:“我是他的班主任,我来签字!”在与家长反复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她签下了手术风险责任书,为叶小平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手术期间,杨怡涵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直到凌晨1点左右,当听到医生说手术一切顺利时,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当时正值学校开学迎新的繁忙时期,为了让叶小平得到更好的照顾,能够早日康复,杨怡涵自费请了专业护工照顾他。叶小平康复后,家长专程送来锦旗,上面写着“教书育人品德高,师情师恩似海深”。杨怡涵微笑着对家长说:“学生来到陶大,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的家人,关心他们是我应该做的。”

杨怡涵在辅导员、组织员和班主任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教育事业的追光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最美风采。她的坚守与付出,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不断追求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460555 传真:0798-8460777
Copyright © 2021-20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版权所有 ICP 798EC